——访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总部押品管理团队主管张耀和高级评估师张智玲
接过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总部张耀处长和张智玲的名片时,名片上醒目的风险管理和高级评估师的字眼,使我在第一时间有种认识,在银行系统,风险管理中需要价值评估,评估师很受银行重视。
评估是银行押品风险防范的“法宝”之一
甫一落座,张智玲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原来是单位内同事要报考评估师考试,需要单位开具证明。籍此,张耀处长介绍了评估对于银行的重要意义所在。
作为银行风险防范的主要手段,押品对于银行的作用毋庸置疑。押品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促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经济资本核算、减值准备计提、不良贷款回收及商业银行财务指标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押品的作用,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于其风险缓释作用。而押品的风险缓释作用主要依赖于押品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价值充足性来实现,因此,张耀说:“押品在贷款前后的价值评估对于银行显得格外重要。”
张智玲补充到,一般而言,贷前押品的价值评估会寻求第三方的评估公司来进行,这一是由于第三方客观、独立的市场地位,二是因为其专业的服务水平。而在贷后,银行的内部评估师会定期对于押品价值进行存量评估,以便在押品价值存在较大波动时银行能及时对贷款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贷款的安全性。
二人的介绍清晰明了地道出了评估与银行业务之间的切入点,也展示了评估作为价值鉴证的手段,在银行押品的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估师成为银行体系的“必需人才”
押品的评估需要具体的人员来操作,对于内部评估师的需求,中国银行一方面是通过内部培训解决,并积极鼓励员工参加评估师的全国资格考试,另一方面是通过社会招聘,从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吸收人才来充实力量。
从2008年开始,中行即在全行内部选拔人才进行评估知识的集中培训,以培养评估方面的专业力量。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都会参加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且通过率要高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全国通过率。截至目前,中行已有40多位员工取得各类评估资格证书,成为中行系统内押品评估方面的骨干。
对于考试通过的人员,中国银行会有相应的奖励政策,且取得评估资格证书的员工往往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据张耀处长介绍,某一分行的员工,在单位内部的干部选拔中,由于其取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有专业优势,虽然年龄超过选拔要求,仍然破格获得了提拔。
今年以来,分行也陆续外聘多位评估师入行。评估师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基础,结合银行信贷管理的工作流程,能够较快地融合起来。中行对外聘评估师的素质和能力普遍感到满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押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押品的管理也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2011年4月起,中国银行逐步在各分行设立押品评估中心,对押品价值实施专业化的集中管理,这就使得评估师更加成为银行的必需人才,相信具有评估知识的专业人员在银行体系一定可以大展身手。
银行业务的发展为评估提供了广阔舞台
全球金融的逐渐一体化,在为人们带来金融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金融风险的传导不仅范围扩大,而且速度加快,美国的次债危机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在新的金融形势下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也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巴塞尔资本协议III逐渐被各国接受并开始实施。
据张耀处长介绍,为推动我国银行业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国内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银监会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我国银行业新资本监管标准。目前,中国银行已成为申请试点实行新资本监管标准的金融机构之一。而新资本监管标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了对银行风险资本的管理。
在新的金融形势下加强对风险资本的管理,必然涉及到对风险资产的价值评测、鉴证。评估作为提供价值评测、鉴证的专业服务,必将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而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
(转自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网站)